合肥大建设工程质量治理2年行动方案出炉 -凯发网站

网址:

合肥将为所有的项目负责人建立终身质量信息档案,这样出了问题就能随时能够查找到人。10月24日,从市城乡建委了解到,全市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工作方案正式出炉,一套政策“组合拳”剑指大建设市场秩序,以后保障性住房、城市轨道交通、市政路桥等民生工程质量会更加过硬。

  定责任:建立终身质量信息档案

  今后,在工程设计使用年限内,项目负责人必须对相应质量承担终身责任,这是保障房屋质量的一大利器。“此轮治理包括全市的各类工程项目,重点是保障性住房、城市轨道交通、市政路桥等民生工程。”市建委的相关负责人介绍。

  根据规定,全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永久性标牌的设置,将由建设部门进行监管,同时实现网上公示,接受业主和社会监督。

  对项目负责人要建立终身质量信息档案,包括个人信息、执业信息以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等,竣工验收后移交城建档案管理部门统一管理,这样出了问题就能随时查找到人。

  治违法:严惩乱分包挂靠“毒瘤”

  施工违法发包、分包及转包、挂靠等行为是建筑行业的“毒瘤”,往往会带来工地权责不明、产生安全风险和农民工权益纠纷。

  建委规定,从2014年11月份开始,各县(市)、区开发区建设主管部门,各级工程监督机构,每3个月对辖区内在建工程全面排查一次,重点检查建设单位有无违法发包行为,检查施工企业有无转包、违法分包及转让、出借资质证书行为,检查施工企业或个人有无挂靠行为,尤其要重点关注保障房、市政路桥及城市轨道交通等民生工程。

  对于2014年10月以后新开工的工程项目,工程项目责任主体必须保证不发生违法发包、分包及转包、挂靠等违法行为,一旦发生并经查实后,将依法从重予以行政处罚。

  添活力: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

  除了治乱查违外,合肥还将大力发展建筑产业现代化,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。

  比如,完善装配式建筑设计、生产、施工等关键技术,到2015年形成质量可靠、适合市场需求的装配式建筑技术体系;力争3年内形成涵盖设计、部品生产、施工、物流运输和验收等方面的建筑产业化地方标准体系,补充完善工程造价和定额体系。

  此外,合肥还计划在建筑领域培育新的龙头企业,扩大整个产业规模。到2017年,培育5-10家国内外领先的建筑产业化集团,形成一批以优势企业为核心、产业链完善的产业集群;以经开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核心制造园区为依托,初步建成全国建筑部品区域性集聚中心。

  举报电话

  工程质量问题:62692788

  市场行为问题:62692765

  勘察设计问题:62619859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