滁州市房产局创新2015年保障房建设新模式   -凯发网站

网址:

2014年,滁州市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19044套,完成任务数的101%,其中,公租房3366套,完成率达102%;棚户区改造15678套,完成率达100%;全市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20399套,完成任务数的113%;全面超额完成年度保障性住房新建和基本建成的目标任务。2015年,滁州市住房保障工作以贯彻落实《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办法(试行)》为中心,按照“统筹规划、合理布局,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,管办分离、市场运作,保障基本、动态管理”的原则,重新架构保障房建设管理模式,加快推进住房保障改革创新。

一是政府主导,科学确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布局。按照政府主导的原则,深入分析当前该市住房产业结构和房地产发展形势,按照量力而行、保障基本的原则,适应当前产城一体的城镇化发展需求,合理确定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和规划布局,与产业功能、城市功能和生态功能相协调。

二是创新建设方式,加快推进市场机制。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“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”的决策部署,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,全力推进保障房建设市场化机制,在建设方式上,采取在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方式,作为土地出让约定条件,由政府回收或回购;在投资主体上,通过通过土地、财政、税收、金融等政策引导,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、持有、运营和管理;在运营方式上,充分利用市场机制,实现租金市场化、管理社会化、产权多元化。

三是并轨运行,逐步实施租补分离。廉租房、公租房实行统筹建设,统一分配和管理,做到房源并轨、对象并轨、租金并轨,提升政府保障能力,合理配置保障房源。同时,逐步实施市场化租金,政府根据承租对象困难程度给予分档补贴。

四是租售并举,逐步扩大保障面。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,在保证政府保障房一定持有量的基础上,制定出售计划,鼓励有条件的承租家庭按照共有产权的方式,分期购买承租的保障房。同时,逐步扩大保障面,将非户籍常住家庭纳入保障范围。


网站地图